2009年度院级科研课题指南
一、教学改革与管理
1.高职院校考试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
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而改革考试内容、方法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改革深化??际缘哪康摹⒎椒?、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考方法,所以要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应改进考试制度。
(按文、理、工专业课和外语、语文、数学、政治等基础课程分若干子课题研究)
2.高职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 “一体化”研究
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是影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一大瓶颈,必须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入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融合,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知识能力一体化,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以“三用三精”为原则的高职课程设置问题研究
“三用三精”是对高职课程设置的科学诠释,认真理解和领会“三用三精”,改革和整合高职课程设置,对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和实现培养目标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题分基础课、专业课进行研究)
4.高职特色教材建设对策与实践
高职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材建设必须适应其培养目标的特点,从统编的高职高专教材的模式中走出来,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编写更为使用的特色教材。
5.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
6.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稳定的方法与实践
(该课题可选择文、理、工各一个专业进行研究)
二、师资队伍建设
7.青年教师实践技能培养与考核方法探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出现了教师年龄结构上的“断层”,中青年骨干教师数量少,青年教师、新教师比重较大,从适应高职教育与教学要求看,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迫在眉睫,必须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以“双能型”为目标,打造高职师资队伍。
8.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问题研究
以证书为依据的“双师型”教师的认识误区,是造成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两层皮”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努力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使“双师型”素质在每个教师身上都得到了具体化,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在同一个人身上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就业与创业
9.大学生择业观念教育方法与措施
大学生择业难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择业观念上存在误区,必须克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为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奠定基础。
10.高职院校就业推介模式与方法研究
解决高职学生就业既要加强教育与引导,同时,作为就业指导部门要努力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并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建立科学的就业推介模式,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大就业的推介力度。
11.大学生创业中心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
四、人才培养
12.高职不同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形成的,目前比较成型的模式有:“工学结合、院校联合、带薪上岗、订单培养、2.5+0.5、1.5+0.5”等等。不同的专业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培养应用性复合人才的要求。
(该课题可选择文、理、工各一个专业进行研究)
13.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
创业是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独立创业不但能够使学生脱离对社会已有工作岗位的依赖,而且能够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得以有效应用,这一过程中,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4.“五星级”学生培养方法与途径研究
“五星级”包括“德智体能心”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道德、知识、身体、技能、心理,这是高职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较高的知识水平、合格的体魄、熟练的技能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高职教育应该着力研究和探讨的深层次问题。
15.高职不同专业学生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该课题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科研课题已历经两年,已有26个专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但因多种原因,许多成果研究深度不够或形式不够规范,今年拟将这26个专业和尚未研究的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集中力量进行攻关,采取科学的方法、统一规范的格式,继续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特色能力和核心能力。
五、其他
16.技术开发应用性研究